熱門搜索:燃油氣蒸汽鍋爐 蒸汽鍋爐
一、熱處理技術原理
金屬熱處理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并在此溫度中保持一定的時間,又以不同速度冷卻的一種工藝。它是機械制造中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過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型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金屬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這個過程相互銜接,不可間斷。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方法很多。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加熱溫度隨被熱處理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的目的不同而異,一般都是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高溫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金屬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需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冷卻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控制冷卻速度。一般退火冷卻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淬火的冷卻速度更快。但還因鋼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二、壓力容器焊后熱處理的必要性和目的
壓力容器設計依據是給定的工藝尺寸和工作條件,考慮制造和安裝檢修的要求,對壓力容器各個元件正確的選擇材料全面地進行載荷分析、應力分析。選擇合理的結構型式,并確定既安全可靠又經濟合理的強度尺寸。它通常在苛刻的操作條件下,長期連續工作的,一臺壓力容器的失效甚至一個零件的破壞,往往導致整套裝置的停工,以致給國家財產和人員安全造成嚴重損失,因而,保證壓力容器的長期安全運行對石油化學等過程工業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壓力容器的安全性首先決定于材料的選擇,而金屬材料的性能不僅與其化學成分、金相組織有關,而且與熱處理狀態緊密相關,熱處理是改善金屬材料及其制品性能的重要工序。GB150明確規定了各種壓力容器鋼板在其使用中的熱處理狀態。如:熱軋狀態、正火狀態、回火狀態、正火+ 高溫回火狀態、調質狀態、固溶狀態和穩定化狀態。壓力容器熱處理效果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
三、熱處理的種類和作用
熱處理的種類很多,分類方法亦各不相同。壓力容器行業習慣依據其目的的不同,將常用的熱處理方法分為四大類,即焊后熱處理、恢復力學性能熱處理、改善力學性能熱處理及消氫熱處理。
在壓力容器行業中,通常所說的焊后熱處理是指為改善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消除焊接殘余應力等影響,將焊接接頭及其鄰近局部在金屬相變點以下均勻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并保持一定的時間,然后緩慢冷卻的過程,稱為“消除應力退火”或“消除應力熱處理”。在壓力容器技術文件和標準中的焊后熱處理,主要指“消除應力熱處理。”消除應力熱處理可以松弛焊接殘余應力,軟化淬硬區,改變組織形態,減少含氫量,尤其是提高某些鋼種的沖擊韌性,改善力學性能。